為人父母的人格特質
轉貼:為人父母的人格特質
羅乃萱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
「想要領導別人的人,必須先學會領導自己。」
這是德國靈修學者古倫神父,在其著作《領導就是喚醒生命》一書,開宗明義地道出一個領導者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有清晰的自我形象。如果搞不好,就很容易將領導任務和個人的慾求混在一起,慾望得不著滿足時,心中壓抑著的激動就會主宰他的情緒。
這天,捧讀古倫神父的這本近作,讀到他從領導的自我形象,談至十種領導該有的人格特質。本來,作者的原意是給在商場或神職領導人員的建議,但讀讀看看,發覺應用在現代父母身上,也很合適。為人父母,不正是孩子及家庭的領導者嗎?且與大家分享這十種人格特質如下:
- 經驗豐富:「豐富」在拉丁文的意思,又指「智慧、明智」。意思是,對事物有敏銳的鑑賞力。對為人父母來說,不單是俗語所謂「食鹽多過你食米」,而是有種看透世情的睿智,有一雙看穿事物本相的眼睛,如此才能引導孩子判斷是非曲直。
- 成熟的人格:意思是「平靜的內心,沉著鎮定,表裏一致」。成熟的人是客觀清醒的,碰到難題時,不會猶疑退縮,而是內心篤定,知所進退。這樣的父母,才能成為孩子在逆境中的「靠山」與導引。
- 淡泊簡樸:不貪口腹之慾(這樣孩子便不會天天大魚大肉,變成痴肥),不愛慕物質名牌(這樣孩子便不會揮霍無度),這樣的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才懂得處卑賤,也曉得處富貴。
- 謙卑:就是能夠「接納自己的脆弱多變」,也因為這種自知,使人不會高舉自己,站在別人頭上,而是懂得接納與欣賞跟自己一般卑微的凡人。這樣的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會懂得接納別人的軟弱,絕不苛求。
- 不激動:不會反應激烈,脾氣暴躁,就算泰山崩於前也能安然自處。正是這種父母,才能調教出高情緒智商的孩子。
- 公正:就是公平對待下屬的要求,相信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權利。這樣的父母便不會偏待孩子,對他們都一視同仁。
- 決斷力:該下的決定,便當下去做;不拖延,不卸責。這樣的父母,自然教出果斷盡責的下一代。
- 節儉:不浪費資源、謹慎處理財物的父母,自然懂得教導孩子如何運用及明白金錢的真正價值。
- 敬畏上帝:一個敬畏上帝的人,便一無所懼;一個不敬畏上帝的人,便事事都怕,畏首畏尾。這樣的父母,面對孩子怕黑怕小昆蟲,都會說之以理,安撫之以禱告,讓孩子明白,那住在人心裏面的神,比萬物都大。
- 像個父親:這一代的父母,愛跟孩子「玩成一片」,無尊卑之別。「像個父親(或母親)」就是樂意承擔父母的任務,成為孩子生命的典範及師傅,可是責無旁貸啊!
如果現代父母能積極培養這十種人格特質,便自能調教出獨立自信,具信念與承擔的下一代!
[link: iQuest 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