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釋我傷痕》

《釋我傷痕》系列簡介

2006年尾,我留意到教會肢體中充斥著怨訴與無奈。怨訴是衝著「教會關顧的工作好像是隱形的」而來。他們眼見自己所熟悉的肢體經歷著苦痛,卻不知道教會負責關顧的牧者、弟兄姊妹到底做過甚麼(或有否做過?)。但實情是很多的工作只可能在背地裡作,或者是當事人是否接受幫助,又或者是事件不能公開。於是形成一種「做的人不能說、其他人不明白」的張力。亦因如此,當其他肢體看著所關心的人受苦而自己卻幫不上忙,出現了很挫敗和無奈的感覺。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這一切當中的假設:當人陷入信仰的危機或生命中的傷痛,若外界有人「出手」,事情就會很快得到解決;說到底,我們不是已經同心懇切禱告嗎?你們不是懂輔導的嗎?為甚麼他/她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為甚麼他/她的問題沒有好轉?

講解耶利米哀歌是在這種情況下萌芽的。因為我認定,真正的問題,不是「事情能不能解決」;卻是我們錯誤的以為,面對生命中的苦,唯一合法的方法,就是要「解決它」。這不是哀歌的信息,也不是聖經的信息。

不要避諱人性的軟弱,要明白赤露敞開,坦然無懼的到神面前陳明一切,才是受苦中神兒女最大的安慰與把握。哀歌從沒有放棄是「神同在」的堅持。滿身傷痕的人卻堅持向他們的神呼求—只因確信這一切神都親自走過的,祂能全然了解、接納、撫慰,甚至承載我們的哀傷,並引領我們走過哀傷的幽暗之徑,通向非經過哀傷就不能抵達的佳美應許之地。

  1. 釋我傷痕(I):當世界都要塌下來的時候
  2. 釋我傷痕(II):聽不到的說話
  3. 釋我傷痕(III):主如仇敵吞滅
  4. 釋我傷痕(IV):是祂恩慈承我困苦
  5. 釋我傷痕(V):回頭已是百年身
  6. 釋我傷痕(VI):主•顧念我

《在十架下與耶穌相遇的幾個人》

《在十架下與耶穌相遇的幾個人》系列簡介

在新約聖經中,與耶穌相遇之人—特別是在祂釘十架前後與祂相遇的人物,雖然都是小角式,他們的結局也不同;然而福音書內對他們的描述卻可以成為我們今天這班亦曾與釘十架的主相遇之人的提醒,安慰,有時甚至是警告。

另一方面,本於黃牧師的《以弗所書》系列講道,我也希望以這卷書去看看它的內容中對這些與耶穌相遇過的人物有甚麼提醒。這將是構成我每次講道的最後部份。

  1. 希律﹒安提帕:不決定的決定
  2. 加略人猶大:自己決定的決定
  3. 抹大拉的馬利亞:不渝的堅持
  4. 尼哥底母:突破自設框架的人生
  5.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為主押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