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林鴻信的《加爾文神學》

早前看過林鴻信老師的《加爾文神學》,有幾點的觀察:

  1. 正如他所寫其他的「神學人」系列一樣,林用了大部份的篇幅對所研究的對象的著作做導讀和撮要。此處則重點討論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這是我對這系列情有獨鍾的原因。作為嚮導,他為我提供了讀原著的路標,叫我更易掌握。
  2. 人們對加爾文的印象一向是呆板和冷漠,林卻指出《基督教要義》處處可見加爾文的情感—對神的敬畏、對人的關愛。不錯,他很少在著作中談及自己。但不說自己和冷漠是不同的。(何況在不多的清況也真有談及自己的感受)
  3. 有人以為《基督教要義》作為系統神學著作,必是抽象和長篇大論的,單看《基督教要義》的部頭就夠嚇人了。誰不是加爾文明說自己喜歡簡單的方法,不作過份的推理(他的跟隨者可能不同!)。而就篇幅來說,對比中世紀的系統著作,《基督教要義》實在是本「小書」。
  4. 寫 《基督教要義》的原意本是依照《使徒信經》作大綱的—聖父、聖子、聖靈及教會。但看《基督教要義》,第三部卻是「拯救」,第四部是「教會」。有人以為加爾 文不重視聖靈。誰不知加爾文的聖靈論是貫穿整部著作。第三部雖說「拯救」,卻說到聖靈在個人身上的作為。第四部雖說「教會」,卻說到聖靈在信仰群體的作 為。不錯, 沒有獨立處理聖靈論,會引至人不能對祂有系統的認識,但若果留意聖靈「隨己意」的特質,不系統討論祂是不是更正確、更有智慧?
  5. 很 多人因為加爾文強調神的主權,人的無能為力就以為改革者不重視行為,詳看《基督教要義》,根本沒有這個意思。相反,加爾文用了許多篇幅(遍佈全書)討論 「怠惰」(sloth, slugglishness, complacency),並提出律法在信徒中的第三個功用為督促、規勸。這是在主張「唯獨恩典」的宗教改革者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提醒。

看過林鴻信老師的《加爾文神學》,是時候認真看看《基督教要義》。有興趣的話,NcNeill 編輯、Battles 翻譯的版本是現時的英語標準版

Tags:
Filed by edmund at 10.16 am under Faith |

No Comments

Reply to “林鴻信的《加爾文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