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傳•道•人(2):傳

之前:

——————–
講道者是在傳遞信息。信息的來源並不在講道的人,是在神。就這點,人常有兩個不同的結論:

  1. 信息的來源是神,那麼就不要編排 任何形式的講題和系列講道。禱告!求神將要你說的說話讓你知道。當然,這得有個限度:我還未見過真正空槍上陣的人(當然那些講了幾 十年道的人,沒有預備也可以說三兩篇「跑江湖」的道也沒有人知不算在內!因這不是真正等候神給你信息)。似乎預備還是要預備,不過是早或遲罷!
  2. 信息的來源是神,那就讓經文決定要講的內容。這樣的形式可以很不同。有人喜歡一年之初計劃一系列的講道題目;有人喜歡放棄自己找講題而用「經課」 (lectionary)來決定內容。不論如何,就是要落實所謂「不是你選經文,是經文選你」(you don't choose your text, the text chooses you)的原則。

對於以上的兩個結論,雖然不同卻是來自相同的動機:讓神有最 大的空間說話。(1)的假設是「我不預備,由神預備」。(2)的假設是「我不決定內容,由經文決定內容」。但說到底,兩者還是需要預備。因此我不見得兩者 只可二擇其一。也不見得一個怎樣對,另一個怎樣錯。以自己為例,我喜歡用(2),但這是背景和習慣而已,沒有甚麼大道理。過程的細節如下:

  1. 我今年的講道主題是新約人物,這是總方向,目的是給自己一個可以應付的範圍。若不是甚麼特別的原因,是盡量不會改的。但我並沒有事先設定所有我要講的人物和每次講道的主題。主題都是預備講章的時候,所得出的結論,而並非前設。
  2. 同樣,預備的時候,我是先將經文排列出來。並作出基本的詮釋工作。當然,若果是經卷式的講章,那每一次都是順序的一段經文。而人物討論就要先看看所有直接間接關於這人物的經文,按上文下理先獨立地做釋經的功夫,再將各段連結起來,匯合出各段經文所展示對這人物的一個總輪廓。
  3. 在這個過程中,神是透過各段經文先說話,而我則盡量不對這人物過早下定案,容讓經文的描述告訴我這個人物是怎樣的。如此,我希麼可以達到的是我既 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作預備(不言的話,每次不是「求籤式」的狂翻聖經,就是只用自己喜歡/記得的經文,作「未講先知」的講道),卻又可以避免將自己的觀點「讀入」經文之中(我說過,這是eisegesis)—是要求聖經講我們想聽的說話。
  4. 如此,我是盡量做到「不是我選經文,是經文選我」。但明顯地,我需要有一個可以應付的範圍在先。不言的話,這只會是口號空談,不能,亦不可能落實於真正的講道中。

至於用傳統主流教會的lectionary亦並無不妥。但要明白它說到底也是人編出來的經文列表,本身並沒有自己計劃以外的特別好處。不要以為依照經課表來講道就等於真正是「讓經文選你」、「是神在說話」(有時候,為了要達到舊約、福音和書信的貫穿,卻不惜犧牲了經文個別的處境)。說到底,還是你將自己要作的編排交了給另外的一批人代你先決定罷了,其實並沒有甚麼大分別。

說到這裡,你可以想象講道者在準備的過程中實在有不能推卻的重任。正因為講道者是在傳遞信息,所以非但不可馬虎,更是要確保他所說的是來自要他作傳遞的那位,而不是自說自話。對我來說,有計劃的講道是確保自己不落入自說自話的危險。若要我用上「我不預備,由神預備」(1)的方法,我反而會容易在沒有「領受」的情況下在自己的講章上加鹽加醋,那就適得其反了。

Tags:
Filed by edmund at 4.37 pm under Faith |

No Comments

Reply to “傳•道•人(2):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