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聖誕家庭餐

今年聖誕家庭餐,我們玩pot-luck,不是「一家一餚」,是「一人一餚」,男女老幼,無一倖免…

於是從Jocelyn起,每人一味:

  1. Jocelyn:兩色Jello
  2. 靚姨:沙律兩款 — Thai salad with steak, Arugula with apple
  3. Edmund:Butternut squash soup, Seared duck breast with roasted plums and celeriac
  4. Cc:魷魚筒飯(魚雷)
  5. Yvonne:日式炸豬扒
  6. 老豆:「五白」甜品(蛋白、豆腐、蘆薈、Vanilla雪糕…美白!)
  7. Mom:紅蘿蔔薯仔炆牛脷
  8. 姨媽:炸鹹煎堆

掂呀!

唔係要蝙蝠俠!

話說,教會周三祈禱會,開始前,見英文部那邊,在房門前,一堆人在議論紛紛…

一於少理,直至粵語這邊的祈禱會完畢。

走過去看看,房裡人影都唔見,只有門上一張紙,寫著:Do not open!

莫名其妙,回到自己的office,預備執o野走人。

門是關上的,不知從何而來,一隻黑卒卒的東西突然在房裡飛來飛去!

嘩!是蝙蝠!

仲要係一隻超低飛的蝙蝠!!

救命呀!

正當小弟動彈不得之際,同工開門進房,我也不知怎樣反應,口擘擘的,說「呀…呀…蝙蝠呀…」

終於知道之前那個Do not open 是甚麼意思。

可惜寫的人不知道蝙蝠不會,亦不需要等你開門;教會的ventilation氣喉,牠一樣可以穿梭無阻…

嘩!有「救主」就知嗟,乜教會都有「蝙蝠俠」!

走呀!

The originality of Christmas

給你們

給美麗徑的家人:

認識我的人會知道,當我帶學員上「不再一樣」的課時,必定會提到,要認識神從你生命由開始至今,讓你經歷過的人與事。這是人與事,不論是好、是壞;是快樂,還是困難的,都是神留下的一個記號。當我們將生命中的一點一滴,被神這條主線,一個一個的連起來。慢慢的,你會看見一幅圖畫,一條的路線。神正在向你作甚麼的邀請?希望你怎樣配合在祂的計劃中?

我不是單單教弟兄姊妹這樣做。我自己也是這樣作。

所以,差不多一年前,一個的邀請來到,我不敢掉以輕心。經過差不多大半年時間,和太太的禱告,並多次跟屬靈的牧長們傾談,我和太太相信神正邀請我們踏出新的一步,以經歷祂更多。我們仍然會留在多倫多,但會加入一個開荒(建立新教會)的計劃。雖然我們對開荒並非有太多經驗,但我們都盼望看見更多人能認識耶穌,而我們相信這個計劃將會是履行祂的使命一個很好的機會。

而當我回想過去神帶我走過的每一步——從我生於一個基督教的家庭起,到我能帶著禮儀教會(家裡3代)的背景,在這所無宗派的福音堂會接受裝備、事奉;我就越看見在我生命裡,有一個獨特的計劃、路線和心意。

而已,這一切的了解卻沒有將我要作的決定變得輕易丁點。

我是在1993年加西冬令會,作全時間事奉獻身的。這個決定比我和我太太談戀愛,還要早!經過神學的訓練、經過在社會上的工作;由單身、至結婚;由新婚,到有Jocelyn,12年的時間,2006年,神才讓我真正踏上這條全職事奉的路。

是在這你們,讓我開始全時間事奉的路。

我和太太,自我們踏足這所教會開始,直到現在到認定這個地方是我們屬靈的家。

是在這裡,祂給我機會加入這個和我過去的教會生活截然不同的大家庭。神亦為我和太太,預備一班個關心我們,並願意一同學習的肢體。

是在這裡,我能夠接觸和參與從前未有想過的海外宣教。

是在這這,因為我和太太可以真正享受一個關心我們並願意一同學習的以諾團契。

是在這裡,我們將女兒交在黃牧師的手中,在弟兄姊妹的見證下,奉獻給神。

是在這裡,我們認識到「一個教會」的信念確實是切合聖經的事奉原則和方向。

…這一切,都是恩主藉你們教導我的。

這個離開的決定,對我和思詩,甚至Jocelyn都不容易。但我們亦相信,我們的神是引領我們,並應許永不撇下我們的那位。我可以滿有信心地說:若然神要帶領我和家人參與祂那全新和美好的計劃時,相同的邀請也必然向你們敞開。若恩主準備要以新的召命,來讓我和思詩享受與神同工的快樂時,我深信神,同樣的邀請,已經在你們中間展開了。

這是一個謙卑自己的經驗。我要學習,神行先,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歡與否是其次。我說過,當我們看見神在自己身上這幅圖畫是怎樣畫的時候,我們往後人生的優先次序必定會改寫。當神讓你看見你生命中的路線,我們亦明白往後的路要怎樣走下去。這往往不是我們所預期,但我們必須要相信,若然我們願意配合神的邀請,這定必是祂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弟兄姊妹,我們需要你們的禱告。對我和思詩來說,實在很不捨得你們。也請你為Jocelyn禱告,盼望她日後能明白爸爸媽媽作這樣的決定是為了甚麼。也請你為她的成長,特別是屬靈的成長祈禱。

作為結束,讓我跟你們分享這段經文:

弟兄(姊妹)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我們又勸弟兄(姊妹)們,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勉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也要向眾人忍耐。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2-18)

我們也會為你們祈禱。或者一些弟兄姊妹會為我的離開,作出沒有必要的猜測。但請你相信我,我不是個轉彎抹角之人,說出來的,就是我們離開的原因。事實上,能否在同一所建築物內事奉神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忠於上主對我們每個人的托付,好好演活這個獨特的、「和好使者」的角色。

我為你們每一位而感謝神,你們不單是我的弟兄姊妹,你們都是我的家人。

冇訂企?

牧者的工作牽涉不同層面的人,非如一般工作;比較類似的可能是社工和心理治療師。究竟可否有自由表達自己意見的空間?

然而,比社工和心理治療師更加複雜,牧者所處理的,並非獨立「個案」,因為當時人與牧者,都是長期處於相同的群體之中。於是,不能像社工和心理治療師,能簡單容易以「X某」或是「Y君」,來表達牧者因某些人與事所帶出來的個人感受。不容易,是因為群體中,別人很容易能從牧者說話的「蜘絲馬跡」中,而找出當時人。所以,就算你將人名、地方全部抹掉,仍然有可能因為你想抒發自己的感受,而在過程中暴露了別人的私隱/身份。

而我在說的,只是牧者的「感受」而然,對某事的「意見」,就更加不用說。

有點像公眾人物或代言人,牧者的說話代表著他所處的群體。要將個人言論和「代表言論」分開,不是加句disclaimer就成的。如blog、facebook一類,本來任何人都會接受是用來表達個人意見的空間,牧者的加入,會突然變得不同。當然,你可以用匿名的方式繼續生存,但這只是一種權宜之策,除非你寫的是沒有面孔、沒有處境的廢話,不然,總有被「揭發」的一天。

而這樣被揭發的一天,會比你一直以真姓名來書寫而得的批判,更加似世界末日。

所以,back to square one。

牧者究竟可否有自由表達自己意見的空間?

或者,將問題轉一個角度,我們可以問:「牧者公開自己的個人感受是否合適?」我們可以像德蘭修女一樣,不用聽眾(或說只要神作為聽眾?),每天寫著自己的私人日記就可以了嗎?為甚麼我們需要公開?為甚麼我們需要聽眾?是為了獲得別人的應同?而這裡說的應同,不一定需要別人以正面的說話回覆。被應同,可以是一種被尊重的感受。尊重,可以有聲、可以無聲:尊重這片(虛擬)的地土,是屬於你自己的。

哈哈,竟然說到「土地」的問題。

粵語的一句「攪到我冇訂企」(廣府話,意謂「沒有地方立足」)可能就說出這樣的悲哀。想到這裡,其實整個問題是否真正是關於「空間」?而不是「可否有自由」、「表達自己意見」?

牧者是否有「空間」?或者說,牧者有否屬於自己(而且可以話得o下事)的地方?好問題。傳統上,牧者是個既監視人、又被人監視的對象。何止個人被監視,連他的家人,並家人的家人,也可以是被人監視對象。監視或者說得嚴重,可以用「觀察」來掩護,而觀察的目的,可能有兩個:一是為效法、二是為揭發。但不論如何,這樣的長期被「觀察」,再或者加上因為兩三次被人以超高清的放大鏡,將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合比例的放到天一樣的大,所以就被嚇怕了。

於是牧者覺得要找回屬於自己的地方。一個「內有惡犬」的招牌高高的掛起,卻是透明的。所以,請你不要誤會,這裡絕對不是「兒童樂園」,這裡沒有提供「塗鴉牆」,可以供你說你喜歡說的。不請自來,碰個損手爛腳,都是因為,這是牧者的私人空間,或者,是他淨下一丁點「可以話得o下事」的地土。

而當,

這丁點地土都被抹殺,牧者將會怎樣?

“Blessed are the meek, for they will inherit the earth.”

—————–

後記:這是一個think out loud的文字練習。請你留意, 形式(或選擇不用某些形式),也是在傳遞某些信息的。

[或者相關,或者無關的連結:littleho — 胡牧擱筆之迷]

港•讀書

雖然在港期間,日日帶住老婆同個女「早出晚歸」,好彩總算係假期,也讀了幾本書。
讓我在這裡作個一句起、兩句止的書評。

  1. How to Be Evangelical without Being Conservative
    怎樣說呢?若你認為作為福音派就必定等於立場保守,並且要義無反顧地擁護Religious right 的原則價值,那麼這本書並不適合你。這本我quote了好幾次的書,作者的重點不是要說服你他所有的論點都正確,而是要向你提供,一個又一個作為福音派,可以progressive的可能。就這點來說,我是帶著興奮和期待地看的。因為「福音派」實在被「基要主義」和「保守主義」騎劫得太久了。
  2. 于丹VS易中天——當論語遇上三國
    因《百家講壇》而帶動的國學熱,我越讀越發現,兩人對歷史人物的解說/心得,其實很接近信徒的那種「靈修分享」。而學者就兩人對歷史人物的解讀(誤讀)而作的評擊,就更接近Historical Jesus vs. Christ of Faith的爭論。雖然在討論中他們提到並非將《論語》或《三國》當成基督教的聖經來讀,但他們所了解的所謂「讀聖經」,並非今日信徒的讀經。他們所反對的,其實是將某些經集看為絕對權威,那不問因由就推崇備致的表現。但若說將古典經卷讀進日常生活中,好像今天教會鼓勵信徒在生活中「應用」聖經,就這一點上,于丹和易中天對華文經典的看法,確實很像基督教對聖經的看法。
  3. 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台不再是《野火集》的辛辣和銳利,換上的,是當了母親八年的慈心。不過,有一點卻是一樣的:是那種不甘,不甘將這母親的角色混過去。那種不一樣的觀察和想象,對國家社會如是,對作為母親的自己也是如此。對著華安、華飛兩個兒子,龍應台記下了天下母親本來就應該記下的記憶。要感受母子關係中的愛和盼,這本書,不能不讀。

港•感受(四)

這次回港,一心打算要到那間老鋪吃碗墨魚丸河。不過兜兜轉轉,甚至過其門而不入,始終沒有「落肚」。

這樣的吃,是為一種回憶,而回憶,不是買得到的。想吃這碗河粉,嚴格來說,甚至不是為了味道。是這種場景、是氣味;是那種擠迫、是噪吵聲;是吃的時候那種大汗搭細汗的滋味。

是尋找那種可以說「我回來了」的地方。而這是換不來的。你給我更好味的墨丸河、更高貴的地方,然而那裡不存在記憶,所以地方是換不來的。因為在追尋的人,根本不是為更好味、更高貴那種種而來。

「我回來了」,就是一種回家的嚮往。

我們都追尋一個可以放心說「我回來了」的地方。

港•感受(三)

旅行,我的心態是:跟誰去,比去哪裡、做甚麼,更重要。

有人去旅行,要看所有可以看的、要做所有可以做的、食要最好的、住要最好(當然是你所花的「最好」),總之就算不是物超所值,也絕不能蝕底。

但甚麼是「蝕底」?新一點、舊一點;多一點、少一點;快一點、慢一點,真的那麼重要嗎?那麼不可以接受嗎?我們有太多的執著、帶著太多的計較。就是去旅行渡假,腦子裡的那部計算機,仍然沒有停過,一點也不能放鬆…

有時,迷一下路,多走一點,放慢一點,蝕底一點,又如何?總之是和你所愛在一起,還那麼介懷,幹嗎?

旅行,真的需要多點Grace。

人生,豈不一樣?


[叫我滿足的兩樣:我的女兒、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