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拆毀,原為了建造

刊於2007年教會年報。(謝謝Peggy仗義幫我翻譯)

  • 拆毀,原為了建造 (pdf)
  • To Tear Down, Is To Build (pdf)

—————————

拆毀,原為了建造
何尚允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當這分享放在大家面前的時候,「擴建神家•傳揚主道」這個2008年的教會主題應該高高掛起一個多月了。但是究竟我們要「擴建」甚麼?怎樣「擴建」?是誰在真正「建造」這個家?

容讓我提出一個反建議:面對自己、面對其他的肢體、面對外面的世界,在說要「建造」之前,我們實在不能不先說「拆毀」。拆毀甚麼?讓我認真地對你說,至為重要的三方面:

拆毀那自以為認識神的自恃

跟隨主的人不可能停止認識神。因為我們所認識的,不是一堆的教理、規條,而是一個對象:是神。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關係。關係是不可能停止的,那一刻關係停止,關係就不復存在了。

你有否留意今天的信徒寧願聽/看別人的見證,遠多於藉神的話來了解認識神?我們都說讀聖經、返團契查經、上主日學很悶,很花時間。相反,電視機中傳來別人的見證卻鋒迴路轉,精彩絕倫!問題是,我們正以別人的經歷來取代神自己的說話!試問,單看那些八卦雜誌的報導就真的了解當事人嗎?當然,八卦雜誌的報導也是鋒迴路轉,充滿娛樂性;但最後,我們還是未曾跟當事人說過一句話、未有跟他傳過一個眼神。以見證取代聖經,我們是在高談闊論關於神的種種(Know about God)以為自娛,卻絕對不是認識神(Know God)。

主日學、團契查經,那些只是教會提供給我們的機會,問題還是我們怎樣了解自己的信仰。昔日保羅走到人生的最後,仍然要提摩太帶他的書和皮卷到監房交給他(提後4.13),正是因為保羅認定了他與神的關係是需要不斷更新的,而過程中亦必然看見自己的不足。讓我們問問自己,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盡頭時,我們還會爭取最後一丁點的機會去認識神嗎?

讓我舉一個例子:一天我們只將神看為單單拯救我們的神,那麼世上的事情就與我,和我的神沒有相干;因為祂只是解決我死後何從的那位。但問題是我們忘記了神也是創造天地的主,既然神沒有放棄這個世界,我們就沒有資格去逃避這世界的種種—公義的問題、社會的問題、經濟的問題,生態的問題,它們仍然是我們的問題,我們的召命的一部份。過去的信徒不在這些議題上參與,正說明他們不了解自己信仰的豐富。

與神的關係,是需要不斷更新的。

真的,我們的信仰是需要不斷修正和更新的。信仰的內容不會變,但隨著環境的改變,我們應該以信仰中的豐富作不同的回應。不但如此,我們個別對神的認識都是片面和有限的。有時候,我們以為返了教會幾十年的,這就等於知道一切我所要知道的了,主日講道不是來來去去都差不多嗎?於是我們的耳朵開始聽不見、眼睛開始看不到,心也對信仰的事情變得麻木。我們不再追求成長,自信地以為信仰就是像我這樣繼續下去。直至一個特別的際遇和經歷來到,我們才猛然發現自己的信仰不能再幫助面對不斷改變的生活,我們就誤以為信仰不中用。誰不知不中用的,不是信仰…

另一個例子發生於2006年尾,我留意到教會肢體中充斥著怨訴與無奈。我們眼見自己所熟悉的肢體經歷著苦痛,卻不知道教會負責關顧的弟兄姊妹到底做過甚麼?但更深層的問題是這一切當中的信仰假設:當人陷入危機或生命中的傷痛,若外界有人「出手」,事情就會很快得到解決;說到底,我們不是已經同心懇切禱告嗎?你們不是懂輔導的嗎?為甚麼他/她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為甚麼他/她的問題沒有好轉?

這是因為我們自以為經已認識神,或以為對痛苦的問題有了掌握。但在那一剎,那些沒有更新和修正的信仰,卻變得全不管用。

講解《耶利米哀歌》是在這種情況下萌芽的。因為我認定,真正的問題,不是「事情能不能解決」;卻是我們錯誤的以為,面對生命中的苦,唯一合法的方法,就是要「解決它」。這是那些自以為認識神的人的答案,卻不是哀歌的信息,也不是聖經的信息,亦不是神想要我們了解的信息。

不要避諱人性的軟弱,要明白赤露敞開,坦然無懼的到神面前陳明一切,才是受苦中神兒女最大的安慰與把握。哀歌從沒有放棄是「神同在」的堅持。滿身傷痕的人卻堅持向他們的神呼求—只因確信這一切神都親自走過的,祂能全然了解、接納、撫慰,甚至承載我們的哀傷,並引領我們走過哀傷的幽暗之徑,通向非經過哀傷就不能抵達的佳美應許之地。

要「擴建」神的家,我們唯一可以做的,是「拆毀」自己—自己的驕傲、自己的偏見、自己那份自以為已經認識神的自恃。

若不認認真真的花時間、花功夫去讀通、讀明神的話;若我們不真正認識神,那教會的建築物再大,也不能遮蓋內裡的人的空洞。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拆毀那不可能和好的隔膜

信主日子久了,我們在肢體關係中碰的釘子也多了,我們與不同的人之間建起了很多的圍牆。築牆,是因為我們受過傷害,是因為我們要提醒自己「內有惡犬,行人免進」。

「認識他/她久了,就是這樣,不能改變的了…」我們對自己說,亦不斷的對其他人提出警告…

可悲的是,教會本來就應該是最能明白「恩典」、實踐「恩典」的地方。但慢慢地,我們忘記了甚麼是「恩典」,換之而來,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那種像交易般的人際關係。

在此關係中,我們一味的等待,等待別人對我們說「對不起」、「我錯了」、「請你原諒」。又或者,我們索性放棄了這個關係,因為「沒有辦法」,「他/她就是如此,放棄罷」…

結果是甚麼?在教會生活中我們被這些關係(或說「放棄了的關係」)所纏繞著。放棄了,卻絕不等於放下了。它卻如計時炸彈一樣,當有甚麼事情發生,我們所有的自衛神經便會再次被觸動起來。我們會做出一些更加愚蠢的行動、說一些更不應該說的話,雞毛蒜皮的事我們放到天一樣的大。

我們不能寬恕,反被這些關係纏繞著、捆綁著…

我想起新約聖經中,那封從不起眼的小信。它是「恩典」在信徒中間最真實和具體的例子—保羅寫給腓利門的短信。腓利門出走的奴僕阿尼西母成了基督徒。他自願回到腓利門那裡去,作為他成為基督門徒的部分意義。保羅力勸腓利門歡迎阿尼西母,不再把他當作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門16)。在當時的情況上,這等於保羅在勸告腓利門,要把阿尼西母釋放。阿尼西母要藉著歸回向腓利門說明何為「恩典」,而腓利門則要藉著釋放他而向阿尼西母顯出「恩典」。雙方都需要存敬畏基督的心而行。而正因著這樣的恩典,那首先施恩的基督就能藉此釋放了兩者!

你曉得放棄自己的權利是何等自由嗎?那意味著你已從那沸騰的忿怒與怨恨獲得釋放;你不再因別人沒有按照你認為他們應當待你的態度對待你,而覺得忿怒和怨恨。

我和九位弟兄姊妹於去年(07年)四月開始「不再一樣」的小組。經過六個月在一起相處、學習,我們都從神那裡領受了同一的異象:我們教會的肢體關係是真的需要更新。但更新是需要付代價的,更新意味著有些我們不願意重提的問題和關係是要去面對的。那可能是你,可能是與你有嫌隙的肢體。

我們有沒有這個膽量、這份勇氣,去原諒?去說那句「對不起」?去真正讓主釋放你和虧負了你,或你所虧負的那些肢體? 怎樣建造神的家?就是重申聯絡這以神為首的身體中的各部份;而不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我不管你,你也最好不要管我。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拆毀那「從世界撤退」的圍牆

弟兄姊妹,若我們用心傾聽那些從非洲或南美洲來的信徒分享,他們會坦然的告訴我們,他們所看到的北美並非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而是一個幾乎與其背道而馳的西方文化。他們所看到的是許許多多的貪婪和自大。在我們的社會中,幾乎找不到聖經中所說的美德—那種基督徒團體所擁有的捨己生命和彰顯的愛。相反地,他們看到的是感官和情緒上的耽溺,以及貪得無厭地追求自我滿足,並且是對一切變得麻木的生活。

重要的是,他們已經看穿了我們虛有其表的宗教語言,就是我們拋擲在這一切之上的那些基督教詞彙。

有些信徒可能因此會想逃離社會,躲入教會,以求慰藉。但那不是我們的呼召,我們在這裡都有自己的工作,都要找出自已在社會中作基督門徒的定位,而且也竭盡所能去作。如果只想過一個脫離社會的生活,那我們就失去了誠信,因為我們在主日講的是一套,在週中用的又是一套。

弟兄姊妹,我們就是不可以不停的徹退,將本來就是中性的不同媒介拱手相讓給XX(隨便寫下你以為最痛恨的基督教對頭)。跟著人家那邊說了甚麼,你不是抗議反對、就是開甚麼甚麼研討會大喊「道德淪亡,主必快來」。那有用嗎?不!我們要回到那些媒介中,善用它們。昔日「你棄人取」,今日就不要怨別人說不合你意的話。因為是你自己主動放棄了發聲的權利。唯一的方法,就是拒絕做個憤世嫉俗烈士,或是隨波逐流的觀眾。拿回說話權利。這是我們作為基督使者的使命。

除此,我看不出還有甚麼出路。

這樣的使命有哪些具體的行為?正是那些最平常的作為,例如基督徒捨己之愛、公義與盼望等,其實這一點也不奧妙。我們需要建立肢體間的自我認同,不是偶然去作,而是讓這些事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我們要建立起一份共識:認定這些就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並曉得這些並不是世人生活的中心,他們的關心從來都不在於此。

倘若我們可以培養出一種意識,讓捨己的愛、公義和盼望成為我們自我認同的核心—白天帶著去上班,晚上帶著回家—那麼我們其實就是在作顛覆世界的工作。我們必須了解,信徒這顛覆的行為與血氣之爭其實毫無關係,顛覆者並不是要在血氣上打仗,他們只作一件事,就是預備地土,一點一滴地改變,使人心漸漸朝向信與望,等候基督的顯現。

等候,因為建造的,從來就只有神,而不在我們。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Tags:
Filed by edmund at 12.01 am under Faith |

One Comment

  1. Anson

    Thanks Edmund. Reading what you have written really cuts to the heart. I think it speaks not only to your church, but many other churches in the body of Christ too. I will share this meaningful piece of exhortation with my brothers and sisters.
    Thank you.

Reply to “拆毀,原為了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