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9)

[系列全文]

Bailey, Kenneth E.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全書目錄

Part 3: The Lord’s Prayer
9. The Lord’s Prayer: God’s Kingdom and Our Bread: Matthew 6:10-11

Bailey在這章先介紹3個不同的歷史觀:(1)歷史是沒有意義的。它沒有進程、沒有目標。(2)歷史是循環的、重複的。因此今天的事情,並不代表甚麼。(3)聖經中啟示文學的觀念:歷史是有指向的,是「耶和華的日子」、是「神的國」。因此,就算這幅大的圖畫怎樣在生活中難以看見,它都客觀地存在。

而正是基於(3),耶穌教導門徒以「願你的國來臨」禱告。

天國(或 神的國)在新約中,呈現3個的弔詭的真理:(1)天國是「在」也是「不在」。(2)天國是「近」也是「遠」。(3)天國是「可知」也是「不可知」。祈求天國降臨地上的人,眼光超越了個人的需要,越過個人和所屬的群體,在人類歷史中,找緊一個更新我們「生之所事」的宏大敘事(metanarrative)。因為這禱告並不是一個消極的空盼望,而是有方向、有內容的(更)新異象。Bailey指出,「爾旨得成,在地若天」一句,充份說明了今日信徒不能不關心世上的議題。約18.36「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絕不能成為信徒不問世事的借口,因為耶穌說的「不屬」(not out of)是說明來源的問題(=並非來自這世界),然而神的國卻真真實實的這世界。

在主禱文的中央,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一句。猶太的十八祝文也有為農作物的祈願。問題是這句說話的意思其實並不明顯。尤其是「日用的飲食」這一片語,實在可以有4個翻譯的可能:

  1. 強調時間:
    1. 今日的糧
    2. 明日的糧(如出埃及時的嗎哪)
  2. 強調數量:
    1. 緊夠的糧(夠維持生命而已)
    2. 需用的糧

關鍵是中文聖經譯作「日用」一字,在希臘文的歷史中從未出現,意義難明。而我們歸納了早期教父對這句經文的解釋,得出以上的4個可能。Bailey相信,4個可能是出於同一個來源。他從二世紀古敘利亞新約抄本,留意到經文為 Lahmo ameno diyomo hab lan(中譯是 「不缺之糧,今日賜給我們」Give us today the bread that does not run out)。敘利亞文在多方面跟耶穌用的亞蘭文極為相似。故此,古敘利亞的新約抄本,可以說是將希臘文的新約,「還原」作耶穌所用的語言。若以此為原來的句語,則可以包含以上4個往後流傳的觀點。這是一個在恐懼中得釋放的祈求:求每天不用擔懮是否有足夠的食物。

最後,Bailey還留意到這句「不缺之糧,今日賜給我們」的3個特點:(1)這裡是求能過活的糧,不是求漂亮的蛋糕;(2)求,是為「我們」求,不是單為自己求。其他人的生活,必需是我們在禱告中同樣關心的事;(3)糧,永遠是禮物,重點放在對賜予者的信靠。

Tags: , ,
Filed by edmund at 5.47 pm under Faith,Matthew |

No Comments

Reply to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