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重貼: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降生

聖誕節將近,再看福音書內關於耶穌降生的經文。記起年前曾將 Kenneth Bailey 在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一書內相關的討論作了撮要。重貼於下:

  1. The Story of Jesus’ Birth: Luke 2:1-20
  2. The Genealogy and Joseph the Just: Matthew 1:1-21
  3. The Savior, the Wise Men and the Vision of Isaiah: Matthew 2:1-12; Isaiah 60:1-7
  4. Herod’s Atrocities, Simeon and Anna: Matthew 2:13-18; Luke 2:22-36

Jesus as told by Aramaic-speaking Jews

A positive and encouraging introduction to Bailey’s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by New Testament Professor Gary Burge of Weaton:

Most scholars recognize that a cultural gap exists between what we read in the gospels and what actually happened in Galilee some 2,000 years ago. Modern exegesis labors to extract meaning from these gospels using well-established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Every student has to master the Greek text along with the nuances of its syntax and grammar, word choices, and idioms. The problem with this method is that, just as a gap exists between that Greek text and our modern English translations, so too a gap existed long ago between the original stories of Jesus told by Aramaic-speaking Jews and their final write-up in Greek by the evangelists, who understood Middle Eastern culture (though they were writing in Greek).

Read it all here. [books & culture]

I wrote chapter-by-chapter summaries on Bailey’s book a year ago, but had to stop at chapter 9 because of work. Hopefully I will pick it up again in not so distant future.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9)

[系列全文]

Bailey, Kenneth E.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全書目錄

Part 3: The Lord’s Prayer
9. The Lord’s Prayer: God’s Kingdom and Our Bread: Matthew 6:10-11

Bailey在這章先介紹3個不同的歷史觀:(1)歷史是沒有意義的。它沒有進程、沒有目標。(2)歷史是循環的、重複的。因此今天的事情,並不代表甚麼。(3)聖經中啟示文學的觀念:歷史是有指向的,是「耶和華的日子」、是「神的國」。因此,就算這幅大的圖畫怎樣在生活中難以看見,它都客觀地存在。

而正是基於(3),耶穌教導門徒以「願你的國來臨」禱告。

天國(或 神的國)在新約中,呈現3個的弔詭的真理:(1)天國是「在」也是「不在」。(2)天國是「近」也是「遠」。(3)天國是「可知」也是「不可知」。祈求天國降臨地上的人,眼光超越了個人的需要,越過個人和所屬的群體,在人類歷史中,找緊一個更新我們「生之所事」的宏大敘事(metanarrative)。因為這禱告並不是一個消極的空盼望,而是有方向、有內容的(更)新異象。Bailey指出,「爾旨得成,在地若天」一句,充份說明了今日信徒不能不關心世上的議題。約18.36「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絕不能成為信徒不問世事的借口,因為耶穌說的「不屬」(not out of)是說明來源的問題(=並非來自這世界),然而神的國卻真真實實的這世界。

在主禱文的中央,是「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一句。猶太的十八祝文也有為農作物的祈願。問題是這句說話的意思其實並不明顯。尤其是「日用的飲食」這一片語,實在可以有4個翻譯的可能:

  1. 強調時間:
    1. 今日的糧
    2. 明日的糧(如出埃及時的嗎哪)
  2. 強調數量:
    1. 緊夠的糧(夠維持生命而已)
    2. 需用的糧

關鍵是中文聖經譯作「日用」一字,在希臘文的歷史中從未出現,意義難明。而我們歸納了早期教父對這句經文的解釋,得出以上的4個可能。Bailey相信,4個可能是出於同一個來源。他從二世紀古敘利亞新約抄本,留意到經文為 Lahmo ameno diyomo hab lan(中譯是 「不缺之糧,今日賜給我們」Give us today the bread that does not run out)。敘利亞文在多方面跟耶穌用的亞蘭文極為相似。故此,古敘利亞的新約抄本,可以說是將希臘文的新約,「還原」作耶穌所用的語言。若以此為原來的句語,則可以包含以上4個往後流傳的觀點。這是一個在恐懼中得釋放的祈求:求每天不用擔懮是否有足夠的食物。

最後,Bailey還留意到這句「不缺之糧,今日賜給我們」的3個特點:(1)這裡是求能過活的糧,不是求漂亮的蛋糕;(2)求,是為「我們」求,不是單為自己求。其他人的生活,必需是我們在禱告中同樣關心的事;(3)糧,永遠是禮物,重點放在對賜予者的信靠。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8)

[系列全文]

Bailey, Kenneth E.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全書目錄

Part 3: The Lord’s Prayer
8. The Lord’s Prayer: God’s Holiness: Matthew 6:9

上星期很忙,遲了貼上撮要,現在繼續。

在這章,Bailey先比較主禱文中的六個祈求和當時猶徒教的「十八祝禱文」。耶穌作為熟悉「十八祝禱文」的猶太人,祂對這禱文的加增或刪減能突顯祂所強調的重心信息。跟「十八祝禱文」不同,耶穌再次在主禱文中「去錫安化」(de-Zionized)。或者說,祂教導門徒禱告的聚焦點不再是耶路撒冷或是聖殿。另外,恕罪,出奇地跟饒恕他人之罪連在一起,這跟「十八祝禱文」截然不同。還有,主禱文中再沒有哀求神攻擊敵人,亦沒因著子民的受苦而有要求神為他們爭戰。Bailey看耶穌在主禱文中這樣的增和減,是讀者了解祂事工獨特性的好指引。

進入關於「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的討論。Bailey提出這是divine passive的句法。這祈求實際上是祈求主聖化祂自己的名(註:這不同於和合本的翻譯。不是「願人尊」,而是「願你的名被(神自己)聖化」)。但為何要聖化呢?

從結36.16-23可以了解,這是因為神的子民沾污了神的名,叫神蒙羞。但怎樣聖化?沒有人可以聖化神的名,只有神自己可以這樣作。換句話說,祈求「聖化神的名」就是說祈求神自己作出行動。

然而,這樣的祈求也牽涉人的回應。用賽6.1-10為例,當先知以賽亞經歷神顯示自己的聖潔時,亦帶來了先知對自己不潔的認識。等待神的潔淨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差遣。人是需要回應這差遣的。於是當人呼求上主再一次顯示祂的聖潔,人就是預備著一種如以賽亞經歷一樣的參與。

再比較主禱文首兩句,Bailey留意這是耶穌教導上主的愛(天上的亞爸)和聖潔(願你的名為聖)的特質。但聖潔和愛怎能並存?借用何西亞先知為例,Bailey指出,當「聖潔—愛」(holy love)的神遇見不潔的創造,聖潔使祂不能坐視不理(不同於溺愛),而因著愛,所以神主動拯救(單單聖潔則不會)。

對我來說,不是聖潔與愛怎樣可以並存,相反,聖潔和愛必需要同時出現,救贖才有可能。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7)

[系列全文]

Bailey, Kenneth E.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全書目錄

Part 3: The Lord’s Prayer
7. The Lord’s Prayer: God Our Father: Matthew 6:5-9

全書的第三部份,集中討論太6的主禱文。Bailey一針見血的指出:相比於當時文化對君王那種「越長就等於越重要」的稱謂方式,耶穌的「我們在天上的父」是出奇的短小和革命性。不但如此,以亞蘭文的「亞爸」(abba)開始祂的禱告,而不是希伯來文或希臘文,說明耶穌拒絕了「神聖語言」(sacred language)的可能。這對古代或現代的教會對某種語言(拉丁)和語法(例:KJV)的傾慕,耶穌的表現有指標性的作用。

除此以外,姑勿論「我們在天上的父」是否耶穌獨創(Bailey反對),但肯定的是這一句確實突破了舊約將上主比喻為「父親」的用法。「上主我們的父親」(metaphor暗喻)、「上主對我們關愛猶如我們的父親」(simile明喻)是絕不同於說「爸爸,早晨」!因為後者不再是比喻,而是以「父親」作為對象的頭銜(title)。這對我們今日開口埋口都「天父」的信徒來說,我們實在是「想當然」地乏略了。

但這「天上的父」是一位怎樣的父親?危險的是我們將人對父親的個人或文化了解,投射到神那裡並將之無限放大。Bailey指出,我們必須從耶穌自己對父親的形容來重申為「父親」下定義。浪子比喻中的父親(路15),正是這樣的一個重塑。根據何11.1-9,耶穌重申描繪父親的形像,以分別於當時的父親形象。引用埃及新約學者Ibrahim Said對路15的觀察:牧人失羊、婦人失錢,他們尋找的表現都是在當時文化中正常和合理的。唯有浪子的父親,他超越了當時父親所會作的,這確實是不可思議。

在後段,Bailey再討論「我們在天上」的含義。「天父」,是「我們的」,於是每當我們抬頭仰望父神的時候,我們也被提醒去看看與我們一同仰望,在我們身邊的眾弟兄姊妹。在這地上的每個角落,都有著屬祂的兒女。唯有一個合一的家庭,才能顯出「我們在天上的父」的真義。

輕鬆D

做多D掌上壓,第日抱B都輕鬆D!

慢慢啦!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6)

[系列全文]

Bailey, Kenneth E.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全書目錄

Part 2: The Beatitudes
6. The Beatitudes 2: Matthew 5:6-12

繼續八福的討論。

第四福(飢渴慕義):Bailey以過來人的經歷,分析在沙漠中缺水、求水的意志和決心。在新舊約聖經中,「義」並非抽象的道德理想;而是指一種實在的關係。神的義,是以祂對人的拯救行動來表達的。人的義,不只於給人所應得的,也包括憐恤被排斥者,孤兒寡婦等(參下)。換言之,屬神的人是以神怎樣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他人,這是義。

不但如此,留意有福的是「飢渴慕義」之人,而不是說「義人」。是那些在旅程中持續追尋的,而不是自信已到「公義」之境的人。

第五福(憐恤):Bailey在此問了三個關於寬恕的問題:究竟這裡所指的是,1)我們寬恕人,猶如神寬恕我們?2)我們寬恕人,以至神也會寬恕我們?3)我們可以寬恕人,因為神先寬恕我們?作者從福音書中都找到支持個別看法的證據。而最後,他只提出這些人是「有福的」,原因在於他們能脫離怨毒的死胡同。

第六福(清心):在當時社會的宗教文化強調外表的潔淨,耶穌卻強調內心。內心則包括感情、思想並意志上。

第七福(使人和睦):希伯來文化對「平安」的重視,我們不用多說。這是對自己、家庭、社群、國家最美好、有愛的關係的表現。「使人和睦之人」在聖經中只在這裡出現過一次,既非「平安的人」(person in peace),亦不是指「和平主義者」(pacifist),而是「締造和平之人」(peace-maker)。

第八福(為義受逼迫):人若因為鼓勵別人活出,或因自己活出這裡所形容的國度生活(kingdom living)而被藐視的,就屬於這裡所說「為義受逼迫」之人。

在最後,還有第九福!Bailey觀察到經文有以下交叉結構:

引言 :「你們就有福了!」

兩個負面陳述:「人若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

指向耶穌:「為我的原故」*

兩個正面陳述:「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結語: 「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在這結構,可以看見中心是指向耶穌的。之前的八福,都可以從舊約中找到依據。但在這裡,焦點將有福的人和耶穌連在一起了。


註:原文的句法和譯本略有不同。

以中東文化重看耶穌 (5)

[系列全文]

Bailey, Kenneth E.
Jesus Through Middle Eastern Eyes: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Gospels

全書目錄

Part 2: The Beatitudes
5. The Beatitudes 1: Matthew 5:1-5

進入第二部份,Bailey以登山寶訓的八福開始。比較太5和路6的結構後,作者專述「有福」(makarios)之意,指出這字是指已出現的事實和狀態,而非「若A做X,就有福了,因為(將來)有Y作獎勵」。換言之,Y不是要人作X的條件。Makarios指的是「看看這些在X情況下,而擁有或將有Y的人的喜樂(現在)!」

第一福(虛心):天國屬於心靈貧乏之人。耶穌在此說明,天國不再是地域上,以神為王的國家。天國是心靈貧乏者所擁有的。

第二福(哀慟):基督徒雖然不會自找苦難,卻相信苦難是了解人生的好老師。Bailey特別觀察在災難事件中,因留下而獲救之人常生感恩的情;相反,逃離現場者,回來卻只專注滿目瘡痍的家園而生憂愁之感。

第三福(溫柔):這裡所指的「地土」在當時的聽眾中,必然會被了解為神對亞伯拉罕所應許之地。這福的背景是詩37.9,11,29等。在加利利、猶太等地都是戰禍頻繁的地區,耶穌的聽眾必然熟悉「柔弱」(meek)之意。就正當他們活在羅馬的鐵蹄和奮銳黨激進主義的陰影下,耶穌卻說是那些柔弱,而非以暴力鬥爭之人,能承受神所應許之地。承受地土亦不再是某族某民的專利,而是那些服於神的帶領(希伯來「溫柔」一字之意),並走在忿恨和怯懦之間、不卑不亢(希臘「溫柔」一字之意)之人而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