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the trail of a family becoming

不要害怕

不要害怕

馬太福音 14:22-33

弟兄姊妹,起來罷!我們還有甚麼原因呢?彼得能行在水面不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認識、自己有多少不濟。彼得也能行在水面是因為他對他所信的耶穌有認識,而付諸行動。不錯,我們確會失腳,但神必定會伸手將我們拉上來。要拉多少次呢?一日我們仍然信靠神的話,一日祂仍然會把我們拉上來。難道這是彼得的第一次嗎? 難道這是彼得的最後一次嗎?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14_22-33.mp3]

後記:

1. 鎗手的故事是網上流傳,故事的後半則是我於2005年時加上的

捨本逐末-莫忘芥菜種

捨本逐末-莫忘芥菜種

馬太福音 13:31-32

這個年代,我們不再相信一個人的力量,會有甚麼成效。我們都崇拜會議和委員會一類的力量。我希望你聽我這樣說的時候,明白我的意思。我不是叫各人,自己喜歡做甚麼就做甚麼,事奉的時候,你一個山頭、我一個山寨; 沒有配搭、沒有同一方向而來的互補。我的意思是,我們被會議和委員會一類的群體工作寵壞了。沒有別人,或者人少一點、資源少一點,我們就甚麼也不行了。一套套現成的材料成了很多事奉者的恩物,但同時亦大大影响了我們自發、個人的耐力。我們好像忘記了,耶穌在這裡強調的,正是「一粒芥菜種」的力量,不是一把的芥菜種的力量。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13_31-32.mp3]

後感:

  1. 我向歷代願意走進陌生的地方,將天國近了的信息帶給人的宣教士們致敬。你們的默默耕耘,是我的榜樣。

有一人比聖殿更大

有一人比聖殿更大

馬太福音 12:1-14

若然第一點是「休息」,第二是「恩典」,那麼我會說這整段經文的重點就是「耶穌」。耶穌與法利賽人的相遇,並祂談及自己的軛是容易,自己的擔子是輕省﹔又或者說真正的安息是只能從祂而來等等,這不是主要關於我們,或是我們怎樣領受福氣之類…。這段經文,首先,是在說明究竟基督是怎樣的。祂比大衛更重要,亦比聖殿更大(v.6),而作為安息日之主,祂可以掌管決定守安息日究竟是為了甚麼(v.8)。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12_1-14.mp3]

後記:

  1. 看著自己忙亂的樣子,這篇講章,首先是寫給自己的。
  2. 另外,在這個聖誕節期,當我們為自己和別人拼命慶祝、狂歡;或是我們在經濟陰影裡拼命擔憂、自憐,盼望我們不會錯失,這個節期的主角並不是我們,而是那誓要進入混亂人世間行拯救的神。我相信,將焦點校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情況與位置。

    是你嗎?

    是你嗎?

    馬太福音11:1-15

    很多時候,當神要在我的生命中向我顯明祂自己,我會看見在我過去生命中的一點一滴,被神這條主線,一個一個的連起來。慢慢的,我開始懷疑,連起上來 的,是否一幅圖畫。跟著,我追蹤著這幅圖畫,發現更清晰的輪廓。這是一個很奇妙,更是一個叫自己謙虛下來的體驗。而因這經驗,你往後人生的優先次序必定會 改寫。因為這樣的了解,讓你看見你生命中的路線,並往下的路要怎樣的走下去。這往往不是我們所預期,也不保證你一個好的結局。但我保證,除了因為這樣的發 現,你會興奮到幾晚都睡不著以外;你將會是一直經歷著祂的祝福和帶領。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11_1-15.mp3]

    後記:

    1. 施洗約翰是一直令我嚮往的人物。我多次想過分享自己對他的學習,但一直沒有機會。側寫他是有的,包括2007頭的一個分享,和早前講過一篇關於希律的講道。而這次,應該是最直接的一次。
    2. 在傳統教會年曆中,這主日是將臨期的第一主日,以「預備主的路」的施洗約翰為題,我想也是適合的。

    進入世界的使命

    進入世界的使命

    馬太福音9:35-10.10

    我們常以為信仰就是「講心」而已。是一些腦袋裡要相信的事。然而這樣的了解是錯的。

    在這裡,沒有一樣事情是「有心」就足夠的。耶穌不是差他的門徒去玩玩手指、去想一想、發一下白日夢就是了。每有個,都是清清楚楚的動詞,無論我們喜歡與否:宣告、醫治、起來、潔淨、驅趕,的確是要「作」的一些事情的。

    耶穌沒有在祂的差遣中,給他們甚麼準備,上甚麼課程,一疊疊的甚麼福音單張。

    然而,有的是耶穌自己先作了的榜樣;有的是我們自己成為見證的生命;有的是我們在主裡面的弟兄姊妹。

    沒有甚麼單張,只有你和我的生命。別人就是從我們的身上看見/怎樣叫做跟隨耶穌。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9_35-10_10.mp3]

    延伸閱讀:

    1. 關於Fedex商標的故事,可參這裡

    是憐恤,非祭祀

    是憐恤,非祭祀

    馬太福音9:9-13

    不要告訴我,你聽過其他人有甚麼的好見證,最好用來說明耶穌的教導;亦不需要告訴我,我們教會有多少人真的出「去」了,使人作門徒;又或者你認識邊個邊個,正做著耶穌在這裡希望我們做的…

    耶穌不需要你去告訴祂,其他人有多好。這早上,耶穌只是要問你,「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對你是甚麼意思?你不用幫你旁邊的那位想,對他/她是甚麼意思。耶穌問的是你!

    知不知道,今天我們並不是站在耶穌那邊,聽祂教訓別人,而自覺津津樂道。那個連自己有病,需要醫生卻懵然不知的是誰?耶穌說的,

    就是你、就是我。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9_9-13.mp3]

    ———————
    延伸閱讀:

    1. 講道中的故事,發生在Tony Campolo身上,原文在這裡。故事的女主角是Agnes,「亞潔」是我譯的,因為Agnes的意思就是「純潔、聖潔」。

    有人問我,故事的結尾,亞潔怎樣?這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說的是:若你只專注在故事的劇情,你仍然missing my point。故事,只是工具:我是透過顛覆聽眾和那故事的關係,說明今天,耶穌不需要聽眾,祂需要的是同工。

    這正是「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的意思。

    是生死的抉擇

    是生死的抉擇

    馬太福音7:13-29

    原來人可以大聲疾呼稱呼「主啊,主啊!」卻不代表甚麼,除非我們也真正在跟隨這位主。更叫我們意想不到的,是耶穌所指的跟隨,跟事奉上的經驗和恩賜能力大少沒有甚麼關係。對祂來說:稱呼耶穌為「主啊,主啊」的人;那些滿有能力,奉主的名呼風喚雨的人,一樣可以被祂視為「作惡的」,耶穌不認識他們,並且要被神趕去。

    對我們來說,或者可能很難想象那些有屬靈的能力到可以「奉神的名傳道、趕鬼、行異能」的人耶穌會不認識他們?!但聖經裡豈不是滿了這些例子嗎?出買耶穌的猶大不也曾和其他門徒一樣,曾經趕鬼傳道嗎?在使徒行傳裡,想用錢買使徒的能力那個西門,不也曾被稱為「神的大能者」,叫撒馬利亞的百姓驚奇(徒8.9-20)?!

    但耶穌卻不在意超自然的恩賜和能力。相反祂注意的因著憐憫和同情的那份慷慨施予之情。

    講道錄音:

    [audio:sermons/matthew/Matt_7_13-29.mp3]

    ———————
    延伸閱讀:

    1. 早前提過Paul Stevens 的Living Theologically: Toward a Theology of Christian Practice。是這篇文章提醒我太25.31-46是太7最好的註腳。
    2. On the light side, here is an article on the cult of diet coke.

    另外,我提及加爾文對因信稱義和行為的關係,原文出自他的Institutes, book III, chapter 16, section 1:

    Do you wish, then, to attain righteousness in Christ? You must first possess Christ; but you cannot possess him without being made partaker in his sanctification, because he cannot be divided into pieces [I Cor 1:13]. Since, therefore, it is solely by expending himself that the Lord gives us these benefits to enjoy, he bestows both of them at the same time, the one never without the other. Thus it is clear how true it is that we are justified not without works yet not through works, since in our sharing in Christ, which justifies us, sanctification is just as much included as righteousness.

    隱藏的服侍

    隱藏的服侍

    馬太福音6:1-6, 16-18

    搏得別人的掌聲、歡呼聲,我們可以做好多的事情,去表現自己,出突出自己,但是這樣去搏取,換來的掌聲、歡呼聲,不是終極的。很快,我們變成了為這些掌聲、歡呼聲來做人。不單如此,為了這些掌聲、歡呼聲,我們帶上一個又一個的面具,直到有一日,原來你在別人的心目中,只不過是個只懂眩耀自己,講一套、做一套的偽君子…

    黃偉文在歌詞裡面曾經問過:「世上還讚頌沉默嗎?」我相信是會的。因為世上的人很久沒有見過真正沉默和謙卑服侍的力量—是不求眩耀自己,而謙卑服侍的力量。它曾經出現過,是2000年前,在一個十字架之上。這是隱藏的服侍,卻變成最耀眼的。不是看見我們,是因為這讓千萬人看見了神。

    講道錄音:

    因為講道時電源中斷,所以無法正常錄音。【定必是要我學學「隱藏的服侍」吧!】

    ———————
    延伸閱讀:

    1. 陳奕迅的《浮誇》,這是2006年的Get a Life 版本。以Handel的彌賽亞神曲作序幕,「受苦之僕」與「大娛樂家」,形成最荒謬的落差。
    2. UnChristian一書的資料。